就媒體關心的機場建設整體推進情況,馮正霖先容,“十三五”期間,我國民航機場建設規(guī)模大、速度快、投資高、效果好、支撐實。中國民航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,大力提升大型機場的收留量,增強中小型機場保障能力,新建成一批支線機場、通用機場,全面構建由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粵港澳大灣區(qū)3大世界級機場群,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成都、西安等10大國際航空關鍵、29個區(qū)域關鍵和非關鍵運輸機場組成的覆蓋廣泛、分布公道、功能完善、集約環(huán)保的機場體系,有力支撐了航空運輸需求的快速增長。預計“十三五”末,全國運輸機場數(shù)目將增至241個,完成新建、遷建機場43個,通用機場數(shù)目已超過運輸機場。特別是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成通航,成都天府國際機場、我國第一個貨運機場鄂州機場等重點項目均開工建設;以機場為核心的綜合交通關鍵加快形成,截至2019年,已有25個機場開通軌道交通37條。
針對航空安全題目,馮正霖先容,中國民航堅守安全底線,堅持對安全隱患“零收留忍”,抓基層、打基礎、苦練基本功,深進開展以“敬畏生命、敬畏規(guī)章、敬畏職責”為內核的作風建設,安全治理能力大幅提升。截至今年9月底,全國運輸航空已連續(xù)安全飛行121個月、8669萬小時,并連續(xù)18年確保了空防安全;運輸航空每百萬飛行小時重大事故率5年轉動值為0,高于“十三五”安全目標和世界均勻水平。
記者還了解到,“十三五”期間,民航在運價改革、行業(yè)監(jiān)管模式改革、通航法規(guī)體系重構以及企業(yè)股份制改革等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均取得突破,累計安排各項改革任務1544項,2017~2019年的改革任務完成率均超過90%。
10月22日,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(fā)布會,先容交通運輸“十三五”發(fā)展成就并回答記者問。民航局局長馮正霖在發(fā)布會上表示,“十三五”期間,中國民航運輸規(guī)??焖僭鲩L,安全態(tài)勢總體平穩(wěn),服務品質穩(wěn)步提升,保障能力明顯增強,深化改革全面推進,行業(yè)發(fā)展總體符合規(guī)劃預期,綜合實力位于國際民航前列,努力實現(xiàn)從航空運輸大國向航空運輸強國的跨越。
圖:民航局局長馮正霖出席國新辦新聞發(fā)布會(張哈斯巴根/攝)
據(jù)馮正霖先容,2015~2019年,民航運輸總周轉量、旅客運輸量、貨郵運輸量年均增長分別達到11.0%、10.7%和4.6%,民航旅客周轉量在國家綜合交通體系中比重從24.2%提升至33.1%。特別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沖擊下,中國民航在全球率先觸底反彈,海運報價 國際快遞,9月國內旅客運輸量已恢復至往年同期的98%。航線方面,截至2019年底,我國共有國內航線4568條(包括港澳臺航線111條),國際航線953條,通航境內234個城市及境外65個國家的167個城市;與127個國家或地區(qū)簽署了雙邊航空運輸協(xié)定;重點服務國家“一帶一路”建設,與96個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簽訂了雙邊政府間航空運輸協(xié)定,與其中54個國家保持定期客貨運通航。
馮正霖還表示,目前,民航在推動高質量發(fā)展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,離黨中心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待仍有差距。下一步,中國民航將果中斷守住安全底線,將聰明民航建設作為“十四五”民航發(fā)展主線,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的航空出行需求和現(xiàn)代化航空物流需求,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(huán)為主體,國內國際雙循環(huán)相互促進的新發(fā)展格式作出貢獻。
針對公眾關心的民航服務品質,馮正霖表示,“十三五”期間,民航局以提升航班正常水平為牽引,努力提升人民群眾對民航服務的安全感、獲得感。目前,航班正常率已從“十二五”末的67%大幅提升到2019年的81.6%,連續(xù)兩年超過80%,今年前三季度達到87%。同時,民航局連續(xù)五年開展服務質量專項行動,重點推行“無紙化”伺機、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(tǒng),37家千萬級機場國內旅客自助值機比例超七成,開通12326監(jiān)視投訴電話,開展國內中轉旅客跨航司行李直掛服務試點工作,機場餐飲基本實現(xiàn)“同城同質同價”,實行機票退改簽門路費率標準,出臺《殘疾人航空運輸治理辦法》,軍人依法優(yōu)先通道、人體捐獻器官開通航空運輸綠色通道、母嬰室等特色服務卓有成效。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請第一時間聯(lián)系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
千航國際 |
國際空運 |
國際海運 |
國際快遞 |
跨境鐵路 |
多式聯(lián)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