盡管港口生產效率普遍下降,但港口擁堵似乎并沒有對其財務業(yè)績產生不利影響。到目前為止,部分收進增長(例如超時收費、倉儲費)足以抵消擁堵帶來的額外運營本錢。運營商還表示,為應對新冠疫情而實施的持續(xù)本錢控制措施對利潤率產生了積極影響。
2021年全球供給鏈擁堵導致貨物滯留港口時間增加,產生了額外的倉儲費用,使碼頭運營商的收進在吞吐量恢復所帶來增長水平上進一步提升。
2021年,德路里定義的全球碼頭運營商的公司數(shù)目從21家下降到20家,其中K Line因在2020年第四季度出售了其美國業(yè)務后,不再算作“全球碼頭運營商”。而這20家公司,權益吞吐量(即按股權調整后的吞吐量)增長為7.0%,略高于2021增長6.8%的記錄。這些頭部運營商處理了超過48%的全球港口吞吐量(按股權調整),與2020年相比基本保持穩(wěn)定。
根據(jù)德路里最新發(fā)布的《全球集裝箱碼頭運營商年度回顧與猜測》報告分析,在后疫情時代,海運報價 國際快遞,全球集裝箱航運貿易復蘇提振了全球碼頭吞吐能力的發(fā)展。全球碼頭運營商進步了對風險相對較高的新建港口項目的青睞,以追求長期增長,這也佐證了德路里的觀點。
盡管大多數(shù)(約70%)運營商的投資計劃仍集中在現(xiàn)有碼頭上,但新建碼頭項目的數(shù)目明顯增加——到2026年,CMA Terminals、Hutchison和TIL的新建港口吞吐能力預計都將增加400萬TEU甚至更多。
Hadland補充道:“一旦全球供給鏈擁堵的情況得到緩解,隨著港口滯留時間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,港口收進回落的風險就會增加?!?/P>
2021年,運營商的資金支出反彈,同比增長31%,但現(xiàn)在面臨著裝卸設備交貨期延長和本錢迅速上升的雙重挑戰(zhàn)。德路里研究還發(fā)現(xiàn),自2020年以來,運營商籌資步伐已經放緩,利率上升給市場發(fā)展帶來了阻力。但總體而言,良好的碼頭運營商財務業(yè)績已轉化為穩(wěn)健的資產負債表。剔除中遠港口和ICTSI后,行業(yè)的凈債務下降,海運報價 國際快遞,使得凈資產負債率也下降了8.5個百分點至54.7%。
報告中,APM Terminals權益吞吐量增長量最大,同比增長470萬TEU(10.3%)。
本報告的作者、德路里港口和碼頭高級分析師Eleanor Hadland以為“碼頭運營商對新建碼頭項目愛好重燃,表明市場對未來遠景的信心有所增強。而對于CMA Terminals和TIL這類運營商,可以從CMA CGM和MSC兜底一定數(shù)目的集裝箱,這會使得他們比起非承運人附屬的運營商更具上風?!?/P>
全球集裝箱港口吞吐能力預計將以每年2.4%的速度增長,到2026年達到13.8億TEU。然而,不中斷惡化的經濟和地緣政治局勢導致對貨物需求遠景有所下調,因此,2025年集裝箱港口利用率預計將下降至70%,而往年的猜測值為75%。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請第一時間聯(lián)系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
千航國際 |
國際空運 |
國際海運 |
國際快遞 |
跨境鐵路 |
多式聯(lián)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