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年6月,國航向國泰出售港龍航空股份,并出資購買國泰航空的股份,占有國泰股份17.5%。2009年8月17日,國航收購中信泰富持有的國泰航份,交易金額63.35億港元;該項交易之后,國航持有的國泰股份達到了29.99%,國航派駐國泰股份的董事達到了四名。國泰與國航的股權交易大可寫進教科書,此一股權交易的結果,對于國航而言,成為了世界上盈利能力出色的國泰航空股份的股東,每年可為國航帶來10億港元以上的投資收益;對于國泰而言,由此而成功地進進了中國內地市場,從而鞏固了其香港關鍵的地位,是一個典型的雙贏交易。
幸運的是,隨著國內航空市場發(fā)展以及上海浦東機場配套設施的改善,上海浦東機場收益品質逐漸進步。更為關鍵的是,2009年6月8日,東航與上海航空公布重組,這次重組被東航稱為是三大戰(zhàn)爭中的“發(fā)展之戰(zhàn)”。東航與上航的重組,讓東航擺脫了在上?!皟榷贰本置?,一舉控制了在上海50%以上的市場份額,筑牢了上海市場基礎。
正如“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”,在中國民航走向世界強國的今天,回顧中國三大航空團體的成長發(fā)展歷程,增強中國民航發(fā)展之路的“道路自信”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。
航空運輸企業(yè)“從原來所屬的行政部分獨立出來,作為獨立核算、自負盈虧的經(jīng)濟實體”,實現(xiàn)了生產(chǎn)力的極大解放。1991年,中國國航、南航、東航旅客運輸量分別為289萬人次、568萬人次、420萬人次,到2001年分別增長了2.2倍、2.3倍、1.5倍,年均增速在10%以上。
2012年,南航團體營業(yè)收進率先突破1000億元大關,成為第一家營業(yè)收進過千億的航空運輸企業(yè)團體。從市場格式上來看,中國三大航空團體形成了國航以北京為核心關鍵、東航以上海為核心關鍵、南航以廣州為核心的市場發(fā)展格式,三大航空團體營業(yè)收進占全行運輸業(yè)務收進超過78%,市場地位穩(wěn)鍵。2012年,中國三大航空團體步進新時代,走上了更為穩(wěn)健的發(fā)展之路,助力中國民航強國建設,業(yè)績更為突出。這些成績包括: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請第一時間聯(lián)系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
千航國際 |
國際空運 |
國際海運 |
國際快遞 |
跨境鐵路 |
多式聯(lián)運 |